塔洛最后一个镜头是什么

塔洛

塔洛最后一个镜头是什么

手机免下载在线看
导演:
万玛才旦
演员:
西德尼玛,杨秀措

更新:2024-04-29 16:31

首映:2016-12-09(中国大陆) / 2015-09-05(威尼斯电影节)

年代:2015

时长:123分钟

语言:藏语

评分:7.7

观看数:28700

来源网:我爱追剧网

我是谁,我要去往哪里——评塔洛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藏族电影,而且从始至终都是藏语完成的,看电影之前也做了不少工作,个人觉得这样一部黑白片应该会很沉闷,但2个小时的电影却让我没有一丝困意,反而兴奋了。对于这部电影说一下自己的拙见。
首先是色彩的运用,完全的黑白片。所有观众看过这部电影印象最深的应该就是它的“非黑即白”,在这样一个追求技术创新的时代来说,导演的这种原始回归确实值得人深思。这部电影看到一半,就觉得这种黑白并非沉闷,反而运用的恰到好处,好像再多任何一种色彩都是多余。黑边色彩的运用更好的凸显了人物,塔洛在这部电影中是一个好似与世隔绝的人物,他住在大山里,就是一个普通的牧羊人,他不需要与外界交往,他甚至不需要以身份证来让别人认识他,他就是处于这样的一种单纯的生活状态里,处于一种“非黑即白”的世界里,黑白色彩的运用过滤掉了多余的颜色,同时也过滤掉了塔洛周围的一切,很好的凸显了塔洛这个人物形象,这也与题目是照应的——《塔洛》。
其次是构图方面,剧中人物大都是放在画面的边边角角。《塔洛》不仅是黑白片

在黑与白之间,是有第三种可能。
当塔洛把头发剃光的那一刻,他就应该明白,他哪里也回不去了。这种无所归依的状态,就是生存的法则,这个法则是毛主席的语录,是肌肤的相亲,是食物链的循环,是点燃的烟火绽放之后消失的灰烬。
喜欢片子的结尾,那些曾经给过你美好幻想的东西,那些有着美好幻想又转瞬即逝的东西,最终也会成为伤害你的凶手。那些你烂熟于心却不得其意的东西,那些你敬重并愿以真心相待的东西,最终也会成为毁灭你的利器。
而权利与性,是这把利器的两面。
塔洛对于政治的崇拜,让他的一生都在追求死能重于泰山,他做着所有善良的事情只为了可以像毛主席语录中所颂扬的那些标准,他甚至不懂其中的含义但绝不会去违背他心中圣神的准则。他就连自己的年龄和名字都记不住但却能把毛主席语录一字不差一气呵成的用汉语背诵下来。
可是,当这种强烈的政治追求和连身份证都不曾有过的零政治成分的自己之间造成冲突之时,塔洛选择了服从,这是一条从此让他踏上规训之路的起点。一个四十多年没有过政治生活的“自然人”

<图片1>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城市化进程全面启动,农村人开始涌进城市,寻找新的生存机遇。无论走到何方,这一群体都会进入到一个迥异于故乡的陌生世界,并且在那里学会异乡的语言,规则等。有的时候,这一群体有了身份象征性的改变——城市户口,他们扎根于城市,过着城市的生活,享受着城市的美好待遇。然而,当故乡成为异乡,异乡又转化为故乡的时候,我们的身份是否真的转变?如果没有转变,那么我们又该走向何方?
这一问题,在20世纪70、80年代以后的小说中已经有了整体的探讨,像路遥的《人生》、高晓声的《陈奐生上城》、张欣的《爱又如何》、邱华栋的《哭泣游戏》、北村的《被占领的卢西娜》、张伟明的《下一站》等等。这一系列描写故乡到异乡,或者说农村到城市,城市到农村,又或者说落后到文明的小说,所传达的内在文化与精神,在作家万玛才旦的作品中得以延续和发展,尽管这种形态在二十一世纪显得极其落寞。当然,从小说到电影,万玛才旦有极其明显的,对于“原生地”的执拗,看似是在讲述西藏遭遇外来文化(文明)的入侵

看完《塔洛》,末班地铁回家!
远在记忆深处的青海藏语、青海汉语,还有那悠长曲调的拉伊,是措吉姑娘曾经纯真快乐梦想的真实演绎。
近在眼前的雪山屹立、沙尘漫天、荒凉萧瑟的塔洛放羊牧场,孤单到只剩收音机发出单调声响的土房,是威妮姑娘短暂驻村时光的时间停滞事是威妮最后的西藏时光。忽然想念我的强村我的村。
一直在说西藏不是一个用眼睛去窥探美丽的地方,更不是一个用长枪短炮去捕捉纯净的地方,喜欢导演摒弃藏地风光和独特符号吸引眼球的深沉和睿智

我是谁,我要去往哪里——评塔洛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xxxwi.com/zsbk/vod-18670.html

线路F1

影视剧推荐

更多